《说文解字》第471课:细说“诊”字
2025-06-17 00:50:38
(验尸是为了查验、查考)
本义之外,诊还指症状。《素问·风论》:“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王冰注:“诊,谓可言之证。”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呢?希望你能讲讲病的症状和病态表现。
(血压高的症状)
另外,诊还通“畛( zhěn)”。告诉。《庄子·人间世》:“匠石觉而诊其梦。”王念孙《读书杂志》:“向秀、司马彪并云:‘诊,占梦也。’案:下文皆匠石与弟子论栎杜之事,无占梦之事,诊当读为畛,《尔雅》云:‘畛,告也。’郭注引《曲礼》曰:‘畛于鬼神。’畛与诊,古字通。此谓匠石觉而告其梦与弟子,非谓占梦。”意思就是木匠醒来后说出了他的梦。
“诊”的小篆写法如图:
(诊的小篆写法)
2、(上斯下言)(GBK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音有两个:
(一)x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上斯下言),悲声也。从言。斯省声。”形声字。本义是悲声。指悲痛之声,悲鸣之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今谓马悲鸣为嘶也。”徐灏《段注笺》:“口部无嘶字,此即是也。”
(马嘶)
本义之外,(上斯下言)还有其他用法:(1)声振。《玉篇·言部》:“(上斯下言),声振也。”(2)呻。《玉篇·言部》:“(上斯下言),呻也。”(3)善。卷子本《玉篇·言部》:“(上斯下言),《字书》一曰善。”这些用法,典籍均未见应用实例。
(二) sī。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二:(1)谅。《玉篇·言部》:“(上斯下言),谅也。”(2)同“嘶”。声音沙哑。《正字通·言部》:“(上斯下言),与嘶通。”其实这就是上面所说的通马嘶,即马的悲鸣。
“(上斯下言)”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斯下言>的小篆写法)
3、訧。读 yó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訧,罪也。从言,尤声。《周书》曰:‘报以庶訧。”形声字。本义是罪过;过失。同“尤”。这里的《周书》指《尚书·吕刑》,“报以庶訧”就是按照庶人的罪过来判决。
《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意思就是:我思念亡故的贤妻,可以使我平时减少过失。
(《诗·邶风·绿衣》诗意)
元稹《阳城驿》:“遂令不言者,反以言为訧。”用的也是訧的本义。
“訧”的小篆写法如图:
(訧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7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