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审核显著提速,从受理到上会平均用时73.5天!

2025-10-27 06:20:13

数据来源:Wind

以典型案例来看,7月16日,普源精电发行股份购买耐数电子67.74%股权获证监会注册,该案例为“科创板八条”后并购重组注册第一单,从上交所受理到证监会注册生效,用时不到两个月。

中文传媒并购项目在今年6月7日获得上交所受理,经历一轮问询后于8月9日上会获得通过,从受理到上会用时63天,从过会到注册生效用时21天。

本轮并购重组呈现哪些特征

从本轮并购重组的参与企业性质及行业来看,今年新披露重大重组进展的100个项目中,39家企业性质为中央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央国企并购重组交易活跃。行业方面,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医药等高科技行业成为并购热点。其中,医疗行业,特别是创新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并购重组动态在近年来一直比较活跃。

数据来源:Wind

跨界并购也是当下市场关注的重点。多家传统行业企业开始积极布局科技类企业,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如计划收购波米科技公司的阳谷华泰本身属于橡胶行业,公司计划通过并购将业务扩展至新兴科技领域,并提升整体市场估值。此外,日播时尚正在筹划定增收购茵地乐控制权,以将科技创新元素注入公司的时尚服饰业务中,丰富产品类型并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普及,科技企业或将成为未来几年内传统行业企业跨界并购的重要标的。

但需注意的是,与同行业/产业链并购相比,跨界并购存在更大风险,对并购方的整合赋能能力要求也更高。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如果盲目跨界并购,一旦整合效果不佳,并购资产甚至可能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且根据当前监管动态,监管对跨界并购是否符合商业发展的“产业逻辑”保持高度关注,如何有效界定跨界合理性仍然是相关企业亟待厘清的问题。

本轮并购重组也涉及众多半导体等涉及“国产替代”的行业企业。如富乐德、富创精密、芯联集成等多家半导体公司拟通过并购进行产业整合,另有百傲化学、双成药业等“跨界收购”半导体资产以谋转型。对于相关企业而言,提升设备和材料的自主生产能力,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是当下的迫切需求,此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迅速获取技术、客户资源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除上述特征外,本轮“蛇吞象”式的并购案例也不在少数。

10月13日,光智科技发布公告,购买徐州知名独角兽企业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电科”)100%股份。14日,停牌5个交易日的光智科技复牌,截至10月29日,光智科技总市值已经超过130亿元,而在收购启动之前,光智科技总市值仅30亿元左右,被其收购的先导电科,则是一家估值超20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

10月17日,此前已多次筹划资产重组但均未成功的松发股份再次发布重组预案,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获得恒力重工100%股权。

10月27日晚间,海联讯(300277.SZ)公告称,拟筹划海联讯和杭汽轮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该次重大资产重组即由海联讯向杭汽轮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杭汽轮,杭汽轮届时全体股东持有的股份将按照换股比例转换为海联讯的A股股份。截至10月25日收盘,杭汽轮的总市值为96亿港元,海联讯的总市值为40.27亿元人民币。

并购重组企业注意事项

当前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活跃,相关案例数量上升,但同时仍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应审慎判断实施并购重组能否为自身带来长期竞争优势或有效拓展增曲线。

具体来看,应重点关注财务状况、战略协同效应等事项,深入评估自身和拟交易标的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状况,审慎核查是否存在可能隐藏的财务风险,细致评估能否通过重组实现业务整合、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份额或增强供应链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观环境的影响,坚持底线思维,做到理性决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估值、定价和谈判过程中,企业应寻求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审计机构、财务顾问等提供专业的尽职调查报告,以尽量规避潜在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奖杯_男足世界杯预选赛 - cba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